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怎样才能活着吃到冷猪肉——读《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


  其实还没有读完周明初先生这本书,但是读到第二章第五节的时候,却忍不住,想出来说点什么。
  这一节的题目是:生以理全 死与义合——道义承担者的求仁心态,讲述的是明末反魏忠贤的六君子事件和七君子事件。
  六君子,是指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端和顾大章六人,七君子,是指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七人,关于这两次事件的始末,大家应该很清楚,不清楚的人,也应该不难在网上查到资料,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十三个人在整个的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几乎让我落泪。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本是指向一种理想的人格,在明末乱世之中,周围不是奴颜卑膝附丽于阉党以求荣华的变节者,就是“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切磨德义,念头不在世道上”的王学末流,这几个人能够重拾理学的几近迂愚的人格理想,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生命之中,无论如何,都是足以震撼人心的。
  有很多的事例,都可见出他们的铁骨铮铮,是真男子汉,但像我这样的懦弱猥亵男,又怎么有能力靠自己的转述把他们的风骨表现出来,不如转一段文字于下,这是后人记录的史可法讲述他去狱中见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恩师左光斗的情景:“及左公为逆阉害,下诏狱,史公冀求一见,逆阉防伺甚严。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公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使更敝衣草履,伪为除不洁者。引至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公跪抱公膝而呜咽,左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持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即先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但这些人也并非真的都如史可法所说,“肺肝皆铁石所铸造”,周明初先生举了很多事例,以见出他们也有儿女情长的时候,比如杨涟对其儿女喊:“汝辈归,好生服事太奶奶,分付各位相公不要读书。”再如缪昌期所作诗:“劳劳车马日追随,一发余生不可期。回首转嗟鸿雁影,断肠初信《鹡鸰》诗。白云渺渺迷归梦,春草凄凄泣路岐。寄语儿曹焚笔砚,好将犁犊听黄鹂。”亦见出其对生之眷恋和对后辈的关爱。他们也知道一旦读了书,拜了孔子,必要为“仁”与“义”付出一生甚至献出生命,杀身成仁之际,也全都无怨无悔,但却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后辈再走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实在是太过艰险,太过困苦了。
  周明初先生这一章,写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我历来对朱熹的理学是不甚喜欢的,一来是因为对朱熹的人品有怀疑,因人而废其学;二来是对理学杀人的不喜,觉得许多美丽的女性都因此而失去了她们本该有的生命和幸福;其三是觉得那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想人格太过高高在上了。但明末儒者这种回光返照式的奋起,却是足以深深打动人心,并存之久远的。
  但这些儒者也大多缺乏真正的才能,以他们为道德之高标则可,若想靠他们来救世则不可,这个也可以从史可法之救不了南明得到验证。
  而现在的所谓的“儒者”,除了将“忠君爱国”改成“忠党爱国”之外,十三君子所具有的其他的道德上的优点全都被他们抛弃了,他们嘴上自然也不断地说着杀身以成仁,但杀身的总是别人,而成仁的总是他们自己——至少是表面上成了仁,成了仁而还活着,大约是可以拿去建生祠的吧,活着而能吃到冷猪肉,这也算是自魏忠贤之后几百年来的一大奇观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