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

札记第二十八

2010.9.27

东晋文人

西晋的灭亡,使人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人们普遍认为虚诞和清谈,是导致晋室衰败与倾覆的主要原因。……东晋初,干宝、李充、虞预都著文反对虚诞。……东晋初被称为中兴名臣的王导、庾亮、温峤等人,一方面沿袭清谈玄理之风,追求自然的人格表现,另一方面也提倡复兴儒教,都有专门的奏章和文告论述复兴儒教、裁抑虚浮的问题。……门阀士族试图改变西晋末由专尚玄虚以至于放诞的作风,希望将名教之事与自然之理结合起来,在思想和人格行为上寻求一个新的起点。……西晋思想家的名教自然合一说建立在齐物论的基础上,他们不承认“名教”和“自然”有根本性的差异,实际上既取消了名教的真实含义,也取消了自然的真实含义,合一实为同一。东晋的名教自然合一说,首先要求保持名教和自然双方的基本特征,再努力寻求二者的融合。……处于东晋新政权轴心的中兴名臣,不可能像王衍等中朝士族玄虚之士那样虚诞不任实事,他们在丧乱之际建立一个流寓的政权,现实矛盾和实际事务迫使他们认真地研究现实,培养崇实作风。……门阀士族阶层的文化特征就是玄学和自然,他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成分是悟玄和体自然。但是门阀政治的格局,却不容许个性自由而至于虚无放诞,超脱而至于完全不任实事。为此,士族内部不断地调整补救,以保持群体的名教与自然合一的人格。……东晋门阀士族对待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虽有着种种分歧,但总体还是同心协力,相互补救的,试图以此保证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不偏不倚,以维护士族群体的社会形象。东晋士族自然作风比较显著,但个体的自由、浪漫,仍在群体原则的制约之下,不像我们后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完全的奔放自由。……东晋人推崇的人格理想,是儒玄兼综、有无同贯、和光同尘。我们很难说这种人格能在个人行为上得到多少真实的印证,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共同的人格模式,融合佛、玄、儒三家思想,以促进士族群体统一,维护门阀政治的基本格局。所以,这种人格模式是理性化、共性化,而不是感性化、个性化的。这种人格标榜自然,但对自然的理解也是理性化的。至于个人的真实情感和生活感受,是多被忽视的。……概言之,东晋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塑造名教自然合一的形象。东晋前期,这种人格模式已经建立,并部分投射到现实人物的身上。到东晋中期,士族社会在思想文化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名教自然的人格模式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人格理想。士族士人通过清谈、悟玄、文艺等文化活动,从多方面寻找寄托了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的对象。当然,东晋诗歌中的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形象,不是具体的、有情感和个性的,而是虚拟的,是统一人格模式的“象征化”。这是他们对“人”这一主题表现远不及汉魏诗人的根本所在。

桶按:王羲之身上仍有魏晋时的放诞之余风,慧远则已是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融合三教、理性化、共性化。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诗体之变与诗人之变》 下编 第三章第三节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