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札记第二十九

2010.9.28

晋宋之际的文人与齐梁士族

晋宋之际,政治变动频繁,社会矛盾复杂纠结,皇权政治复兴,门阀政治溃败,政治风格转为尚实。另一方面,士族内部清浊分流,寒素族重新抬头,和士族产生矛盾,士人群体的思想与观念错综复杂。因此之故,东晋士人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在晋宋之际失去了现实依据,这一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诸人,都突破了玄学名士的思想和人格行为模式,极富独特的思想与个性色彩,发展出个性化的人格范型。

既然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已不合时宜,循名教还是体自然?出还是处?矛盾又浮上表面。晋宋之际的几位大诗人,都是在出与处的抉择焦虑中建构自己的人格范型的。

陶渊明一生都处于出与处的矛盾之中,正是对人生意义的终级追问使他建立起来一种新的人格范型。陶渊明服膺儒学,崇尚实行,追求一种真正的儒家精神,一种理想境界,他称之为“道”,即《荣木》一诗所言的“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之“道”。……(他)将儒家之道的基本内容概括为“进德修业”,无论是“清蹈衡门”,还是“振缨公朝”,总不违此原则。用道德和才能影响社会,济世弘道,才是“道”最理想的表现。陶渊明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道丧”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礼俗虚伪之士和玄虚放诞之士,使弘道济世的理想无法实现。早年的仕宦生涯,告诉他在那样险恶无聊的政治氛围中,是不可能实现儒家理想,保持贞刚弘毅人格的。但他又不可能像一些玄学之士那样事事无心,和光同尘,他要追求真正的自然。他的自然是针对虚伪而言,是以真为内容,以善为原则:“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这个“真”融合了儒道两家之精神,为真淳、体自然的人格。为了保持这种人格,他摆脱了“尘网”而“返自然”。……委运于大化,方能把握人生之真谛、之奥秘。在陶氏“委运大化”的人格理想面前,陆机的“幽人”过于柔弱,孙绰的“濠上”过于古淡,甚至阮籍的“大人先生”也过于虚幻缥缈。隐于南山的陶渊明,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自邺下诸子对孔儒人格模式的中断后,历经两百余年,至陶潜完成对魏晋儒家人格范型的重铸。

至于谢灵运、颜延之等门阀士人,是在门阀政治解体和名教自然合一的政治理想的幻灭境遇下建立人格范型。他们不得不和新政权妥协,观念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使他们具有忧郁乃至颓丧的心态,有些人甚至因激生变形成狂狷的性格。谢灵运仍抱有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理想,不能完全隐逸山林,也不能完全忘怀于政治。而颜延之表面上行近狂狷,向往的却是一种中庸的人格——坦荡无名,居德不称。

由晋宋而入齐梁,政治多变,而士族文人多无行。……概括起来,齐梁士族文人“无奈须眉不丈夫”(清 钱大用《金陵怀古》之三)的委琐人格,表现为全身保命的生死观,淡薄进退、优游为政的进退观,冲素谦退的道德规范,以及谨小慎微的性格与行为方式。……重生命的保持,自是齐梁间文人的普遍心态。齐梁文人不仅重视和鼓吹全身保命的观念,全身保命的方式也有独特之处。齐梁以前,全身保命的方式,或是遁居避世以求超然物外,或是炼丹服食以求成仙升天。齐梁文人与此不同。单就隐居而论,齐梁文人并无此种风气。即使有隐居者,也并非为了避世。……齐梁文人对炼丹服食的态度更清醒,……不做隐士,也不想成仙,当然只能做一个世俗生活的享受者了。全身保命牵涉政治进退问题。萧绎在《全德志序》对这两方面就作了很明确的提示和概括,他认为进退问题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并以全身为贵”的出处态度,一是“咸以忘怀自逸”的为政方式,这两方面又在全身保命这个前提下统一起来。表面上,齐梁士族对于进退看得很淡薄。……实际上,齐梁皇室优渥士族,士人稍有才干就能被擢为高官。因而,对士族文人来说,进退出处实际上只存在着进与出,而不存在退与处的问题。……淡薄进退,是以稳固的社会地位作为前提的。齐梁士族文人虽可居高位,但又不握权柄,所以谈薄进退既是故作姿态而又出于无可奈何。在进退出处的关键时刻,齐梁文人是不曾有潇洒和超迈的。……如果说淡薄进退是齐梁士族文人故作姿态,那么,优游为政,咸以忘怀自逸,他们倒是言行一致。……士族文人悠游为政有两种类型。一为保身固宠。……另一类是自恃门第不屑于留心吏治者。……这两种优游为政的士族文人的性格,往往为齐梁士族文人所共具。淡薄进退,优游为政,导致了齐梁士族文人的政治素质和实际才能的全面退化,《颜氏家训》如《涉务篇》等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桶按:政治素质和实际才能的全面退化,自陶渊明时已经开始。陶渊明之淡薄进退亦有被迫的因素,但陶之隐居却是躬耕垄亩的真隐,这是齐梁文人不如陶处,陶受儒家影响,不会优游为政,这亦是齐梁文人不如陶渊明处。)……齐梁士族的道德规范充分吸收了各家思想中向内的一面,并发展到极致。……从个人行为来看,齐梁士族文人重温文尔雅、反对放达任诞。……从人际关系来看,齐梁士族文人重宽恕容众而反对自伐矜人,仗才使气。……从为政态度上看,齐梁士族文人重恭己自保,无所参预而反对轻躁好名、勇于进取。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诗体之变与诗人之变》 下编 第三章第四节


1 条评论:

匿名 说...

I am impressed! Blog advice posted here is absolutely my friend. I just after to hint hide up with comments and nobility work. IE browser bookmarks to your blog at best again, I l light on finance to regard my friends more in the future! The color of the layout is not spoiled, it is elementary on the 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