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

陶渊明的享年问题

  关于陶渊明的享年一直都没有定论,胡不归先生的《读陶渊明集札记》有简洁的概括:“渊明享年凡六说,曰:‘五十一岁(吴汝伦),五十二岁(古直),五十六岁(梁启超),五十九岁(邓安生),六十三岁(《宋书》本传),七十六岁(张縯,袁行霈亦主此说。)……’”
  我自己是倾向于张縯和袁行霈的七十六岁说,但是关于此说,胡不归先生提出了两个疑点:一个是《祭从弟敬远文》中所提到的陶渊明与其从弟敬远的年龄差距问题,祭文中说“相及龆龀,并罹偏咎”,则渊明与敬远的年龄差距应是八岁,但是祭文所写时间为义熙七年,依七十六岁说,渊明此年六十,而祭文中又明言敬远死时“年甫过立”,则最大亦不会超过三十五岁,这样就与渊明的年龄产生矛盾了。第二个是渊明拒征命的年龄问题,颜彦之《陶征士诔》曰:“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宋书本传》:“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萧统《陶渊明传》:“征著作郎,不就。”如依七十六岁说,义熙末陶渊明的年龄也已经六十多岁(义熙十一年六十四岁),而依古例,官员七十岁致仕,这里就有两个问题,即刘裕有没有可能在陶渊明如此年老的情况下还下征命,其次是陶渊明在如此年龄拒征命是否还称得上是高尚之举。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读陶渊明集札记》的注中,胡不归先生引《祭从弟敬远文》中“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窆,永宁后土”的句子,以证此文写于敬远去世当年,但我的意见却恰恰相反,这一句反倒证明了这篇祭文肯定是在敬远死后一段时间才写的,“窆”音“扁”,是将棺木埋入坟坑中的意思,结合后面的“永宁后土”的意思来看,敬远可能是在死后有一段时间还未安宁,这个不安宁可能是停棺未窆,也可能是虽己下葬而未入祖坟,现在才正式地葬于祖坟中,所以说是“永宁后土”。关于这一点,还可以在同一文中找到旁证,文中有言:“事不可寻,思亦何极;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候晨永归,指涂载陟。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从文中意思来看,这篇祭文有可能是写于敬远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否则没有可能说“事不可寻,思亦可极;日徂月流,寒暑代息”(当然也可以是指回忆敬远生前,不过再结合“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回忆的不仅仅是敬远生前是很有可能的),而“哀哀嫠人,礼仪孔闲”,也是在暗示敬远的妻子并没有改嫁,这也是不可能在敬远死后马上就说的话。总之《祭从弟敬远文》很有可能是在敬远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写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在死后一年以上(否则不可能说“寒暑代息”),不过如果依七十六岁说的话,就必须是在敬远死后二十一年写的,这段时间确实太过长了,敬远停棺如此之久的可能性很小,可能性较大的是迁葬于祖坟中。
  再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并不能完全推翻陶渊明的七十六岁说,只能说是一个旁证,以刘裕的政治野心,要借助陶渊明的声名来增加自己的威望,即便是陶已经六十多岁,仍然下征命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再证以《宋书》本传的六十三岁说,我怀疑在当时的官方文件中,陶渊明的年龄可能要比实际上的年龄小得多。至于以六十多岁的年龄拒征命是不是还算高尚之举,这本是各人可以有各人看法的问题,拿来作为证据没有多大的意义。


  今日读书,突见渊明诗《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癸卯岁为403年,则此年敬远必仍在世,如依享年76岁计,渊明此年已52岁,与敬远年岁不合,此证无法推翻,渊明享年76岁之说几无成立之可能。(1月11日补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