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我的恶趣味,看一个时期的小说是不是好,首先是要看这个时期的悲剧是不是多,清朝的文言武侠,最早的悲剧,只怕就是蒲松龄的《田七郎》一篇了,这篇的情节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写田七郎的报恩,最后的刺杀,可谓荡气回肠。可惜之后这样的悲剧就非常少了,一直到管世灏的《影谈》,里面有一篇《绳技侠女》,也是写报恩,比《田七郎》稍逊,难得的是确实是纯粹的悲剧。之后还有三篇悲剧,却都集中在晚清了,一篇是宣鼎《夜雨秋灯录》中的《燕尾儿》,写侠盗燕尾儿因为不愿连累无辜,自愿投案,最后竟然死在了狱中,还有《虞初支志》所收郑昌时的《高二太爷》,写高二太爷虽然本领高强,最后竟然也被某“贵人”(暗指雍正)逼得走投无路,而不得不自刎而死,又还有徐珂《清稗类钞》中的《隐侠冯铁匠》,这篇情节类似《佐罗》,写冯铁匠暗中消灭强盗,最后竟还是被强盗将他的头给割去了。
一直很看不起清代的文言小说,以为除了蒲松龄之外一无是处,什么纪昀之类都是浪得虚名,但是看到这几篇悲剧,却才知道原来文人内里的那点骨鲠之气一直都是在的,只不过需要一个狭缝给它生长出来罢了。
比较好的集子,除了《聊斋》,还有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王韬的《遯窟澜言》、《淞隐漫录》和《淞滨琐话》(私以为此人是本少爷的师父),另外还有一些写得不错的单篇,这里不再一一指出。
另外还有不少写甘凤池以及大刀王五的小说,这些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若论风神,倒还不如那些纯虚构的人物,不提也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