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札记第十

2010.5.20

1、《先秦士人与社会》,二百五十一至二百五十二页,关于中国之大一统:

大一统与王权至上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和社会价值之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综合因素的成果,也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成果。

“大一统”一词是由《春秋·公羊传》最先提出的。《公羊传》成书的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后。“大”,即张大;“一统”,即统于一。“大一统”即以一统为大。作为社会与政治观念的基本含义是国家一统,王权一统。国家一统的含义是没有主权区域和民族的界限,是君主权力在平面上的无限扩张;王权一统是说权力不能分割,君主权力是一种无限的集中。因此大一统的核心是王权一统。

大一统的观念的萌生远在《公羊传》以前,从《尚书》、《诗经》以及金文等文献和资料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周王作为“天下共主”,在实际上的权限是有限的,远没有达到大一统的地步;但在观念上远远超过实际,初具大一统的含义,这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曰王有天下。《诗经·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实而言,周王管辖的地域与臣民是有限的,但在观念上则是无限的,无止境的,这点对后世影响极大。二曰王者纲纪天下。周王“纲纪四方”,“正域彼四方”,“四方为则”,“万邦为宪”,“网有不服”,“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三曰王称“天子”。上天至尊、至灵、至神,作为天之子无疑是天的化身和代言人,同样,天子也具有一定的神性和超越性,自然也是人们崇拜和信仰的对象。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宗法分封制转为君主中央集权制。新的统治方式特点是“一竿子插到底”,即实现对每一个人的直接统治;同时统治范围也空前扩大。于是有“大一统”的提出。诸子此时喜欢用“一”讨论政治哲学问题。于是有“道生一”、“道无双”、道即一等命题的提出,在政治体制上则提出了“土无二主”、“民无二王”、“作一”等。在实际的政治上,诸侯们为争一统打红了眼。“天下为一统”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声音。诸子百家也同样从舆论和理论上要求鼓动统一。

老子说王与天、地、道并列为四大之一,又说以道临天下,说明老子是主张一统的。

孔子希望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是一统格局。

墨子主张天子一同天下,天下尚同于天子,同样是大一统。

孟子希望定于一也是一统政治。

法家更是一统政治的鼓吹者。

“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1 天子代表着大一统和秩序,无天子则争乱不止,“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2

几乎所有的人对一统的君主专制体系都是认同的,因此,百家争鸣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备。实际的政治发展与思想的这种趋势相一致,各诸侯国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最终汇合为秦朝高度的君主专制主义。

2、同上,二百三十九页,转引《商君书·画策》:

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

——这几句是公孙弘杀郭解的理论依据。然则那些收留解救郭解的人却也正是将郭解送上死路的人,因为收留和解救他的人越多,就越能说明郭解对帝国的威胁,武帝就愈要杀他。

3、同上,二百三十九至二百四十页:

《太公阴符》载周武王与太公对话:“武王曰‘民亦有罪乎?’太公曰:‘民有十大于此,除者则国治而民安。’武王曰:‘十大如何?’太公曰:‘民胜吏,厚大臣,一大也。民宗强,侵陵群下,二大也。民甚富,倾国家,三大也。民尊亲其君,天下归慕,四大也。众暴寡,五大也。民有百里之誉,千里之交,六大也。民以吏威为权,七大也。恩行于吏,八大也。民服信,以少为多,夺人田宅,赘人妻子,九大也。民之基业畜产为人所苦,十大也。所谓一家害一里,一里害诸侯,诸侯害天下。’”3

——此段恐非太公语,应为后人伪托。

4、同上,一百六十九页:

“奉天承运皇帝”作为套语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清朝继之。

notes



1 《吕氏春秋·谨听》。

2 《观世》。

3 转引《后汉书·百官志五》注。

没有评论: